为教育终身学习,为挑战不断变革——记南大附小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班第五天
8月5日,阴
这是我们南大附小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班来北京学习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这一天,就像谢东菲老师主持时所说:“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
上午的讲座开始前,大屏幕上从滚动着的各种金玉良言到让人惊叹的舞蹈再到莎拉布莱曼天籁的歌声,教育部校长国培专家库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锁明院长还未发声,就已经开始从小处打动着大家。
优秀是学习来的,不是羡慕来的
在经历了前四天干货满满的学习之后,我们除了不停的收获,也在不停的献出,献出我们那满满的崇拜和羡慕给每一个授课的专家、教授和模范教师。今天上午,陈院长刚开讲就问我们:“你们想不想成为像高金云老师、万平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呀?”想!每个老师都想。陈院长告诉我们,光想是没有用的,要去做了,才能实现。
从农耕社会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井底之蛙”都能“坐井观天下”的信息化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心中所想?陈院长说平台很重要!我们的平台是南昌大学,站在南大的高平台上,我们有南大优秀的基因,有学校不断提供的机会。利用我们的机遇,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就自己,不负学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也需要我们人人去践行。优秀不是羡慕来的,是努力来的。
从普通走向专业,用学习实现价值
你想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自己吗,那时的你是怎样的,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当陈院长随口问提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想没想过?怎么想的?陈院长指出当下人们的状态:忙、盲、茫,因此,人们繁、烦、凡。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平庸。如何克服?目标清晰、专业支持、养成习惯、终身学习这是陈院长教给我们的四个法宝。从普通走向专业,我们要做的依然是学习,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我们有太多的学习途径,去学习吧,什么时候都不晚,只有学习才能给我们实现价值的冲动,让自己升值而不是升重!
一语点醒众人,果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实现的。
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决定胜负主要因素在教育,在基础教育。看到任正非的这句话,估计很多老师都觉得肩膀沉了。陈院长说,我们老师责任重大,价值更大!面对压力,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布鲁姆的分类法告诉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如果学生离开学校、家庭,学生丧失生活能力,是失败的教育,教育应该让学生能自学、自育、自挖、自发展。这几天,民主、科学、创新一直回荡在我们耳边,教育越适应今天,越不适应明天;孩子越适应今天,越不适应明天。正如蔡元培校长所说:“教育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身为教师,为将来而教,让学生,为将来而学,让书,为中华崛起而读!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
小小的一页纸,通过陈院长的设计,就让我们看到了三个问题:边际效益被我们忽略了;固有的思维正在增加改革的难度;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地,还要看自己怎么设计。
陈院长提出优秀班主任“五明”,而明道是最重要,因为方向对了,行动和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的教和学变了吗,我们的方向还对吗?
一页纸的游戏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需要变革,因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往往是已知的东西。陈院长设计一页纸游戏的最后一个环节,就告诉了我们:利用学习刺激反应,达到变革的目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可以达到人生的巅峰!在陈院长这,第一次有人用数据告诉我,一点点的重要。
董雅君老师跟我说:“咱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
教育人需要一场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革命。
陈院长从新中国的成就、教育的时代性特征、转型社会中的不良影响、教育的六大关键问题等方面深刻的向我们分析了教育者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践行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六大转向。这满满的信息,满满的理论,都会化为力量,支撑着每一位教师,去改变、去前进。
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力量,在陈院长三个小时的讲座内容,我们不光能听到,还能看到。从讲座里的游戏互动、问题互动,到ppt上出现的当下流行网络图片和视频,让这场专业的讲座更有趣,更生动。陈院长说:“你们看,我都在改变。”我们看到了,也学到了!
听完陈院长的讲座,邹海燕老师说:“五天培训,改变是主旋律。改变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更认识到未来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改进!首先要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学会改为会学;其次把时间权还给学生,把话说权还给学生,课堂需要学会倾听还要会提问、会表达、会合作、会探究……好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态度和方法,因为教育是教会学生成为能自学、自育、自控、自发展的人。”
由于要赶火车,下午的讲座提前了一个半小时,老师们吃完饭便立刻回到会场,而此时,会场屏幕上的视频里播放着我们在北京这几天的点点滴滴,我们就静静的看着,想着,而中午没休息的身体,悄悄的也精神起来了。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博士迟希新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最后一场讲座:《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与自主发展》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老师站的高,学生才能看的远;老师视野宽,学生才能心胸阔;老师有追求,学生才能有梦想;老师有志趣,学生才能有品位。迟教授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老师看到了自己“使人昭昭”的力量,但又同时意识到“以其昭昭”的重要,我又想到上午陈院长讲到的邓小平爷爷的话:学习是进步的基础。我们老师一个人的学习,将会是全班同学的进步。
吴燕老师也感触颇深的告诉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因为平凡的人睁着俩眼看世界,经常看错。不平凡的人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世界,一目了然。超凡的人闭着双眼用心看世界,所向无敌。为了咱们的孩子们,努力做个超凡的人。
德育,是一个隐性教育的过程
这首《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诗。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你把我的第一幅图画挂在冰箱上,于是我想再画一幅。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到你喂一只流浪的猫,于是我想对动物仁慈点是很好的善行。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见你为我做爱吃的蛋糕,于是我知道小事也很重要。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听见你祷告,于是我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我随时跟祂说话。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感觉到你给我的晚安亲吻,于是我觉得被爱。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到你流泪,于是我知道有时候事情虽令人伤心,但哭还是可以的。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见你关心别人,于是我也愿意竭尽一己之力。
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我看见了……
我要为一切你在我没看见时所做的事,说声谢谢!
我高兴,我的每一个好的举动不经意间被孩子们看到,并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也害怕,孩子,我有没有在你以为我没看见的时候,给你做过不好的示范?迟教授说,德育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做的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更多。
谈到此处,老师说:“几天的培训下来,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就像云朵推动云朵那样的靠精神力量去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作为新教改背景下的一线教师,要真诚用心地去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学生,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怎么样使每一个学生亲其师(信任我)是一门艺术活,这也是我接下来努力的地方。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不断修炼自己。”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我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会记住,只有做过的才能真正明白。迟教授讲到:要把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把老师要灌输给学生的真实体验,变成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把老师反复要求的,变成学生自己养成的习惯。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讲座结束后,何书记做最后的总结发言。 就像何书记所说,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我们思考的大门。当然,我们也会像何书记所希望的那样:通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重温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主动阅读专家推荐的文章和专著,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陈院长给我们颁发完结业证书后,这次的学习之旅,正式结束。带着此次培训的宝贵财富,我们踏上了来时路。最后,用刘明英老师的话来表达我们最后的感谢:感谢学校花如此大人力财力安排我们到京城接受这么高级别的培训学习!感谢主办方给我们安排这么多高水平、有情怀的专家给我们上课!这么多天的学习,带给了自己很多思想、观念、方法的冲击以及对教育工作的思考。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传承中华文化、传播华夏文明的使者。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此灯灯相传,灯灯相续,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